湖南日报:娄底职院以德树人 以文化人

作者:来源:媒体娄职 发布时间:2015-11-19 浏览数:119

2015年7月7日
 
  娄底职院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找准着力点,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初步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
 
   娄底职院党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从入学后第一堂课就开始了。去年9月15日,娄底职院3000余名新生迎来了他们大学生涯的第一堂课,学院党委书记李文莲、院长雷立成亲自为他们讲述如何“励志成才”。李文莲说,要实现成长成才的人生目标,必须“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孝心,做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有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忠心,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有信心,做一个对自己有用的人。雷立成则循循善诱,告诉新生什么是大学,如何适应大学,大学学什么。深入浅出、饱含激情与哲理的讲座让新生们深受启迪。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新生上大学第一课,是全国高职院校的一个创举。同时,其他院领导也深入系部进行主题宣讲。学生们普遍反映,学校领导与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感觉心贴得更近了,感情更融洽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与理想更明确了。
 
     搭建爱心传递平台,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在新形势下,学院坚持学习雷锋精神,搭建爱心传递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学院组建了爱心协会、爱心超市、雷锋基金会,对困难学生开展帮扶活动;深入社区,开展文明服务活动;走进困难家庭,开展慰问资助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形成了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良好风尚。2014年暑假,娄底职院选拔200余名优秀学生,组织11个社会实践团体,前往各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旗帜飘扬到哪里,哪里就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学院也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娄底市政府集体三等功等称号。
娄底职院以校地文化融合为重要途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地域优质文化资源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施“铸魂工程”,弘扬“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娄底精神,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娄职文化品牌。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一是弘扬娄底传统文化,举办“文化大讲堂”,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二是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把娄底本土的专家学者、劳动模范作为广大师生员工的现实教材,营造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三是编写特色专业教材与通识教材,提炼典型教学案例、典型乡土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四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一年级以娄底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二年级以梅山文化与国藩文化教育为主,三年级以娄商文化教育为主。五是利用“中华女杰之乡”的历史资源,在广大女学生中开展女杰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女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忍执着、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思变求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六是以曾国藩故居、蔡和森纪念馆、罗盛教纪念馆、谢冰莹故居、娄底博物馆等娄底文化资源为依托,建立特色教育基地。七是组建湖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院,致力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教育和传播,共发放《弟子规》等经典书刊30余万册。八是搭建校地文化融合平台,以湖湘民俗文化研究院为依托,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整理,出版了50多万字的专著《湖湘地域文化研究》。
 
      “ 娄职一家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教育
 
   娄底职院目前共有来自藏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仡佬族等19个民族的135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学院党委行政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核心,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高度关注,富有成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发展。适逢民族节日,组织少数民族师生开展慰问、联欢等活动,在全院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的氛围。经常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大学生互助帮扶、献爱心活动,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极大关爱,在每年的评优、助学金评定中优先给予考虑。学院开展了民族风采展、民族建筑特色展、少数民族文字展等活动,向师生展现少数民族风采及历史文化。积极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14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远赴西藏的两支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特殊贡献。“汉藏文化交流实践队”19人深入青藏高原,为当地旅游景点加注汉藏文对照的路牌、介绍牌、指示牌,让外地的游客不迷茫,让藏族居民接受汉文化。另一支小分队“你我同行关爱西藏农牧民区留守儿童实践队”,来到拉萨曲珍孤儿院,为藏族儿童送去学习用品,发放普通话学习资料,让孩子们学说普通话。学生们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为让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艺术,2014年12月30日,学院隆重举办“娄职一家亲”民族文化交流歌舞晚会。各民族学生欢聚一堂,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娄底职院的无限热爱、表达对祖国的讴歌赞美,体现了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娄底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播出了这场晚会。
 
       典型引路,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的基本遵循
 
  娄底职院就涌现出了一批身体力行的师生典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要义,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省级青年骨干教师曾玉华,勤奋敬业。17年来,他骑坏4辆单车、2部摩托车,累计行程超过10万公里,指导娄底市周边乡村发展高效益园艺作物,帮助农民创造效益超过5000万元。还自费5万多元,购买苗木与农资赠送给困难农友。他的事迹分别被湖南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
 
   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学生东知才让,2011年进入学院财贸系就读后,他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靠勤工俭学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余下的钱全部拿来做公益活动。2012年6月,他创办“燃灯公益协会”,协会有成员400余名,开展了20余次大型公益活动,帮助过300多名贫困学子,总捐助近20万元。人民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几十家媒体先后报道他的先进事迹。感恩、分享、奉献,这些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德,正牢牢地体现在以东知才让为代表的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上。(李文莲)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