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职院教师徐元俊:从工人成长为职教专家

作者:来源:媒体娄职 发布时间:2014-11-13 浏览数:179

2014年11月10日娄底日报 11月12日湖南教育新闻网
 
  本网讯  在教学管理一线工作19年,主持完成省级课题8项,发表职业教育管理论文160多篇,出版《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研究》专著1部,2014年获得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研究奖”……72886必赢官网研究员徐元俊用他的坚持与勤勉,诠释了一名只有高中文化起点的技术工人从事职教研究、获得正高职称的传奇人生。
 
做研究工作有心人
 
  1978年,高中毕业的徐元俊与大学失之交臂,在涟源钢铁厂当了一名自动化控制热工仪表修理工。1995年下半年,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文凭的徐元俊调入娄底工业学校,任教《工业自动化仪表》等课程。1996年下半年,他被调到教务科,从事课堂纪律检查与教师工作量计算等管理工作。
 
  在数年的教学管理质量检查中,徐元俊发现学校在课堂教学规范、认知性实习与实际操作、教学督导、教师授课质量与教学质量积极性提高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徐元俊深入研究,撰写论文阐述自己对改进现行管理体制与教学模式的设想。《改善中专校管理的几点措施》、《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控制的研究》等论文相继在《职业技术教育》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杂志发表。
 
  2002年底,徐元俊应湖南省教科院邀请,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课题组,正式走上科研之路。他先后主持完成与科研管理相关的3个院级、4个省级课题,参与完成6项科研管理的省级课题研究,相继发表60多篇有关科研管理方面的论文。

  此后,徐元俊又对我国公办高校的现行用人机制与管理体制“行政化”、“官本位”现象进行思考,开展系列研究。
 
  在此期间,他报考西南科大函授本科,系统学习相关知识,2009年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文凭。
 
潜心钻研结硕果
 
  十三年来,徐元俊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在《中国高教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学术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和《职教论坛》等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被“中国知网”收录130多篇、下载13000多次,被引340余次。以第一作者和独立作者撰写的论文,名列全国职业教育界前茅。
 
  近几年来,徐元俊主持完成省级课题8项,参与完成由校外专家主持的国家、省级课题10多项。近10年中4次获得“娄底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参与的研究课题获得“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主持申报《创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与提升教师科研素质的研究》成果,获“第二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其《地方高职院校与行政化改革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徐元俊还将前期系列成果进行梳理,着手编著《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研究》一书。该书获得娄底职院2011年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由西南交大出版,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第一部专著,填补高职科研管理理论空白。原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国家督学杨金土给该书作序,称“如此系统介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著作尚不多见,现有成果来之不易,梳理撰写成书更显珍贵。”
 
  专著很快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先后被《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当代职业教育》等报刊杂志刊发书评与报道。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原秘书长杨春茂,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原所长余祖光欣然为该书题词。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赞誉为“省内领先”,成为全省高职院校唯一获此殊荣的成果。
 
  2012年7月,徐元俊被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科研优秀教师”,应邀出席表彰暨经验交流会,成为9名先进代表发言中唯一的高职老师。2013年7月,他应邀出席中国职教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院校科研教研工作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高层论坛,其所作的专题学术报告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赞誉。
 
  研究员职称大多是高校领导及省级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参评,对没有学位、工人出身的徐元俊来说是件难事。而他却以科研行为的持续性、系统性和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赢得评委好评。2012年,徐元俊获得研究员职称,圆了“正高梦”。
 
  今年4月,徐元俊荣获湖南省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研究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评选,夺得“优秀理论研究奖”,成为全国8名获奖者之一。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最高荣誉奖,为湖南赢得了荣誉。(欧阳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