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2014年3月14日下午,体育艺术教学部组织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会议由体艺部副主任刘轶中主持,参会人员有体育教研室主任黄敏雄、教学干事张萍以及学生会体育部代表、各系部学生代表。
会议开始,刘轶中副主任向学生阐明了此次座谈会以“听取意见、改进教风、服务学生”为主题,旨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接下来教研室黄敏雄主任详细介绍了我院体育教学现状及体育课程考核改革的主要内容:1、体艺部体育课程是以“兴趣选项分班”模式来进行教学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来进行兴趣选项,选项内容主要包括有排球、乒乓球、武术、羽毛球、足球等八个体育类项目。2、体育课程考核即将实施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今后将以“教考分离”的形式来组织考试;考核内容改革包括:学习过程占40%,由学生互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理论占10%,由学生登陆 “世界大学城” 网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技评占50%。
随后刘轶中副主任对现阶段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及体育课程考核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并鼓励各位学生代表大胆发言,一起为学院的体育教学工作建言献策。
会上,各位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对体育课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想法,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积极赞同“兴趣选项分班”这一授课模式,该授课模式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上课的,能提高学生积极性;
2、支持以“教考分离”的形式进行体育课课程考核,这样能避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成绩评论时打“人情分”,体现公正、公平、合理的考核原则;
3、赞同考试内容的改革,认为各项内容占分比例合理;
4、教学场地太少、太简陋,无法满足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特别是下雨天,无法上课,另外,教学器材太少,且太陈旧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
5、大部分老师上课负责,授课内容新颖且有趣味性,但也有个别老师上课内容太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生兴趣,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6、在兴趣分班内容上能否多开设一些课程,比如:标枪、铅球,定向越野等项目,这样能有效提高每年学院举行的学生运动会比赛成绩;
7、希望个别老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及期末成绩的评分能够更加合理、公平、公正。
会议最后,刘轶中副主任对本次座谈会做了总结发言,感谢学生代表对我部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并一定会把大家提出的合理意见与想法及时向学院相关领导与职能部门汇报。同时还会继续召开相关会议,研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督促我部教师对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中将会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并表示将进一步秉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文/刘轶中 张萍 图/孙惠玲)
体艺系副主任刘轶中讲话
教师代表讲话
学生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