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学怪人”林蒲田教授在一起
=
曾玉华下乡现场指导葡萄生产
葡萄丰收 农友笑了
栽培的果桑
教育网讯 曾玉华副教授为娄底职院农林工程系园林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建设专业项目负责人,为娄底农业广播电视学院特聘专家,是娄底职院“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娄星区“十佳师德标兵”,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会员和湖南省科普先进个人。他遵纪守法,为人正直,工作敬业,对事业执着,对学生无私关爱,无私援助。对园艺事业的执着成就了曾玉华这个园艺怪人。
他学识水平高,但仍然坚持在一线上课,主讲过26门课程,年均课时在400节以上,课时量非常饱满。他多次担任新化、冷江、涟源、双峰、娄星区农村基层干部实用科技培训班、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培训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创业培训等的实用技术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他的收入不高,而且爱人没有正式工作,家里还有父母要赡养,小孩子也很小,家庭负担重。但是只要看到哪位同学遇到了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据统计,14年来,他累计无偿资助学生金额达14000余元。他10多年的班主任津贴,不但没有一分钱装进口袋,反而“倒贴”不少。他还拿出2500多元主动外出联系,帮助学生寻找工作。学生就业后,他还坚持保持网络联系,跟踪指导。
十四年来,他坚持为学院园林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默默奉献,利用节假日无偿加班达1200个以上工作日,却从不计较个人回报。为了搞好基地建设,他甚至自费购买农用设施。他多次深入深山老林寻觅采集多种乡土植物材料,并将教学与科研结合,倾注心力建设了拥有湖南最全果桑品种等特色植物的特色植物园。
他醉心农业科技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咨询,他的足迹遍布娄底城郊、万宝镇江溪村、开发区中阳村、涟源桃子金银花基地,并自费建设中国特色植物网、中国爱农网,自费开通园艺科技咨询热线进行技术推广、科学知识普及。十多年来,他以湘中地区为中心,通过电话、网络及实地指导等方法指导周边县市的农民或者专业合作社发展园艺作物及药材作物达到3000亩以上,累计帮助农民创造效益超过5000万元却分文不取。只要农友一个电话他就会抽时间下乡指导,首先是骑单车下乡,但农村的路泥泞不堪,骑坏了四辆单车;随后是改骑摩托车下乡,又骑坏了两辆摩托车,累计行程达到8万多公里。山地葡萄园的路陡峭崎岖,有多少次他连人带车摔倒在山路上,摔得鼻青脸肿,浑身泥泞。有一次还造成本就近视的他眼球玻璃体浑浊,带来终身后遗症。但他始终不改为农痴心,伤愈后继续穿行在农间小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科普作家、不当市长当菜农的“科学怪人”林蒲田教授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教师,本应该细皮嫩肉,可是他的手上却布满了老茧;他是一个国家干部,却头带草帽脚穿雨靴足迹遍布田野,被阳光雨露‘滋润’得黑黑瘦瘦;他指导农民发家致富,却不要农民一分钱的报酬;一家3口每月靠他3000来元工资过日子,每年他还拿出上千元去支持自己的学生;他14年来累计为单位加班超过1200天,却不要一分钱的加班费;他看起来是文弱书生,却代表着中国普通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教师的良知。”(通讯员 欧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