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电信系软件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行业技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我院电信系于2011年6月与深圳市东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备忘录。
图1深圳东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栋材
深圳市东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我院优秀校友刘栋材先生于1998年创办,专业从事人力资源软件研发、销售、服务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历时13年,现已成为中国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行业的第一品牌,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客户数量超过4000家,服务与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一线城市,公司年销售额3500万元。
为了回馈母校,并为东宝公司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东宝公司希望与我院达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互惠融合,确保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受益。娄底职院挂牌设立了“东宝软件人才供应基地”,并将班级命名为“东宝软件班”。该班的培养方式为“2 + 1”,即在校培养两年,在企业带薪实习一年。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进行专业建设。企业负责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及专业建设中所需的企业案例资料,并为学校培养专业教师;学校负责提供师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及相关课程的开发及授课,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2 与东宝软件公司董事长洽谈校企合作
2011年7月至8月,我院选派电信系朱靖华、李新良和财贸系吴梦华三位老师到东宝公司参加下企业实践培训。在一个多月的培训时间里,三位教师在各岗位工程师的指导下,逐渐熟悉了软件售后、软件实施、软件开发、软件需求、软件测试及软件营销这六个岗位的基本工作。同时根据公司提供的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及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的要求,共同制订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整个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培养适应整个行业,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准员工”。按照适度、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理论教学,注重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培养。
图3 企业工程师在给教师授课
9月1日至9月3日,东宝公司委派市场部经理张玉钢来我院参与软件专业东宝订单班的宣传、咨询工作。根据要求,东宝订单班培养的学生是既懂行业标准又能进行实践操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学东宝软件特有的知识和技术,还要学习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教学案例来自企业,因此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最贴近企业要求,这不仅缩短了企业培养员工的周期,同时,也缩短了学生职位提升的周期。优秀的学生除了享有学院的各类奖学及助学金外,还可以享有企业的特别奖学金。2011年,软件技术专业本年度招生人数达到了65人,比预期目标翻了一倍。东宝公司渴求人才,未来1年各类岗位的人才缺口是:5名分公司总经理,15名分公司经理,20名优秀软件开发工程师,15名分公司经理助理,30名销售主管,30名技术主管,60名专业销售顾问,60名专业实施顾问,60名专业技术工程师,100名专业销售专员。
图4 东宝公司市场部经理张玉钢给2011级学生做专业介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过前一期与东宝公司的校企合作实践,电信系已经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绩,达到了预期目的。下一阶段双方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是:联合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这一平台,打造出学校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仿真式训练,练就学生一身过硬的技能和本领。校企双方已达成共识,将以此为契机,携手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创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打造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品牌效应,树立校企合作的新典范,为经济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朱靖华 李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