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通用电器中国公司法律总顾问朱湘萍、原微软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湘辉夫妇委托娄底五中徐跃钢老师送来感谢信,对我院“欧阳东明”等三位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表示高度赞赏,并请求我院相关部门帮助他们找到拾金不昧的这三个学生。
寻找“欧阳东明”
在感谢信中,失主提到了其中一位同学叫“欧阳东明”,所以记者循着这个线索去找人。最快捷的办法是去教务处的“学籍查询系统”查找,但刚好这个系统出现了故障,一时不能登陆。又和招生办的蒋根东科长联系,看招生录取系统能否查询出有关资料,但不巧,蒋科长正在长沙出差,要几天后才能回来。真是好事多磨!在网上发布消息后,也没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月13日,记者又找到教务处考试中心的刘文平老师,看学院的考试系统能否查询到“欧阳东明”。刘老师输入“欧阳东明”,但查无此人!输入“阳东明”,还是查无此人!刘老师又试着输入“欧东明”,有了!但这个“欧东明”是否是我们要找的人呢?信息显示,欧东明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系07计大二班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刘老师说。赶紧与电信系吴莲贵主任联系。此时已是下午六点了。不久吴主任回信,说欧东明手机关机,暂时联系不上,第二天再说。
采访欧东明
2月14日,周六上午,吴主任打来电话,说欧东明联系上了,确实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原来失主把欧东明误记成了“欧阳东明”,害得我们好找!不久后,欧东明如约来到了宣传部办公室。初次见面就感觉到了他的淳朴和热情,圆圆的脸上挂着微笑,身着深褐色休闲装的他显得朴素大方。
欧东明出生在郴州汝城的农村里,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以前在家种田,现在都在广州打工,自己还有一个弟弟在郴州打工。从小就养成顽强性格的欧东明毅然选择了自立和坚强,家庭环境塑造了他坚强、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通过对欧东明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了另外两个女生的大致情况。一个是家在湘潭的熊海艳,一个是家在新化的李梅花,都是我院公共事务管理系08酒店管理班的学生。
欧东明回忆说,“三个人一起在娄底火车站售票窗口打寒假工(卖票)。当天晚上12点多下班回来,在学校门口看到了那个包,以为别人使诈,当时我们都还不敢捡。我们捡到包以后,打开看了一下,发现里面有手机、数码照相机,还有一个钱包。我们打开手机想找到一些关于失主的信息,却发现我们根本就不会用失主的手机,于是我们就在原地等了一会儿然后回了学校寝室。我们三个人一起清点了一下,发现包里有身份证、驾照、两本护照、一些信用卡,还有8600元现金等。到了凌晨四点多的时候,我们就商量着把手机卡取了出来,上到了我自己的手机上,发现有一条短信,是有人打过这个电话,于是我就按照号码拨了过去,这样就和失主的丈夫联系上了。”
“当时只有你们三个人在现场,看到这么多的钱,你们真的没有心动过吗?”记者问。“8000多元钱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每天在火车站卖一整天票也只有80元钱。8000多元,我们打工要做好几个月。”欧东明轻松的说着。“但是,不是自己的钱我们不能要。更重要的是,失主丢了这么多证件,一定非常着急,我们必须尽快和失主取得联系。”他说他不想得 “不义之财”,只想和其他人一样平等开心地生活。
事情发生后,欧东明他们三人都很少对外人说起这段事情。欧东明只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说起过这件事情,“当时母亲听了还不相信,很惊讶的说,‘啊,这么多钱啊’,我和我爸说我把钱还给了人家失主,我爸说我做得对,只是问我当时为什么没有交给警察。”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家庭,培育出了一个拾金不昧、拥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好男孩。
2月11日,失主委托人送来的感谢信贴在了学院实训楼前,同时学院网站上也有了关于他们先进事迹的新闻,问他为什么不和宣传部联系?他说:“这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做的事,为什么只写我一个人的名字?而且这些事微不足道,我不想让别人知道。”
学以致用,自强不息
在说起过年为什么不回家时,欧东明告诉记者,“爸妈在外面打工,我不回去,他们也不回去,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打工。”自强自立的欧东明从来都没有主动找家里要过钱,今年没有回家过年,爸妈从广州给他寄了500元钱过来,他还舍不得花。
在采访中,电信系吴莲贵主任还告诉记者,欧东明的学习成绩十分不错,上学以来的生活费都是他自己打工赚的钱。去年暑假在广州一家服装洗漂厂做事挣了4500元,现在又在学校附近的一家KTV兼了一份职,从下午6:30干到晚上11:30。另外两名同学也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找了一份兼职。
对于从天而降的“馅饼”,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为之心动。面对唾手可得的财物,我们该如何抵挡诱惑?欧东明三人用真实的行动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王宗凡 杨正强)

拾金不昧三人组:欧东明、熊海艳、李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