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晚,我院院长刘演林教授做了以读书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教务处、秘书系主办,院长助理龙伟副教授主持,200余名教师、学生聆听了讲座。
刘演林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秘书学、教育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饱览群书,著作颇丰,对读书很有心得。他在讲座中指出,学生首先应培养读书的兴趣、爱好。要理解书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到书是人类经验的宝库,是传递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要理解读书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到读书可使人变得充实,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判断、思维、鉴别、语言、写作等能力,增长人的才干,从而改变命运和人生;要强化读书的动机,认识到要成为有用的人,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完善自我,就一定要读书。
其次,学生还应该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现代社会处于知识爆炸、资讯膨胀的时代,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出有价值、有分量的书来读呢?刘演林教授提供了选书的三个依据:一要依据自己的需要、读书的目的,二要依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三要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书的三个原则:选择基础书,选择一流的书,选择经典名著;选书的三个方法:一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二是可参考推荐书目、书评等专家意见,三是通过浏览前言、后记、关键章节来选书。总之,一定要有选择、有目的性地去读书,要读好书。
最后,刘演林指出,学生应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书读好。一要学会有计划地读书,要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时间,计划不要定得太高,要把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二要有步骤地读,先浏览,再精读,最后进行回忆,只有不时回忆,读书才可能有收获;三要带着问题读书,将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带着怀疑的眼光去读,才能欣赏到书中的精华;四要反复读,“书读千遍,其意自见”;五要专心致志,最忌“假阅读”;六要善于利用工具书;七要学会做读书笔记,记下重点、记下疑点、记下心得;八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善于吸收知识的养分,合理地运用知识;九要注意读书过程的迁移和扩展,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本书;十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十一要改掉不良的读书习惯,如假阅读、阅读麻木、阅读过剩;十二要培养读书的心境与品位。
刘演林院长的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大家觉得深受启发和教益。讲座结束后,院长助理龙伟副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努力成为有学问、快乐的读书人,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才可能达到人生与读书的正相关,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欧阳琦)